星星 发布的文章

家庭网络媒体中心4:R6400刷Tomato部署ShadowSocks与迅雷离线

因为改版梅林应用市场的迅雷下载下线了,和觉得梅林虽然用起来是最简单的,但有些东西并不适合我,也觉得臃肿,所以后来是刷了Tomato(advancedtomato版,也就是UI改良版),除了用上一篇的ngrok来代替花生壳,还有两个功能必不可少,一个是ss,一个是迅雷远程。

Tomato上部署ss刚开始折腾了好久,因为ss除了要通过entware(包管理工具,安装后可以用opkg安装扩展包)安装shadowsocks-libev,还要配合gfwlist,pdnsd或者chinadns等防止DNS污染和通过iptable来判断哪些走隧道那些直接访问。

- 阅读剩余部分 -

家庭网络媒体中心3:编译部署ngrok服务端和客户端

前言

很久以前,在家上网都可以获得公网IP,虽然获得的公网IP不是固定的,但是通过DDNS动态域名解析,可以对域名解析进行动态更新,可是随着IPV4的资源缺乏和网络用户量剧增。很多时候我们上网都只能获取到运营商的内网IP,这个时候就需要内网穿透才可以实现外网访问内网PC。

内网穿透其实也就是在内网和外网某有固定IP的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TCP隧道,外部请求都是通过将请求发送到服务端(外网有固定IP那台)再通过这个隧道进行发送与返回结果。

ngrok就是这样的一个内网穿透神器,而且提供开源,可以自己编译搭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刚好我有云服务器,所以这个实在比花生壳好用多,关键是端口还是自己定。

- 阅读剩余部分 -

家庭网络媒体中心1:开篇

家里的网络、电子产品和媒体中心的设计构想了许久,最后根据自身情况、手头资源和购买能力,定下以网件R6400为核心路由,HTPC提供数据备份共享和音视频的媒体中心。具体实施目前已经实现大部分。下面对各个环节进行记录。

- 阅读剩余部分 -

对数字HIFI的一次入门研究

本来在装修的时候有考虑过音箱系统,无奈囊中羞涩,想搞套性价比较高的入门数字HIFI。纠结了许久,谁知花花见我苦恼,直接在一次意外收获中选择了一台B&O PLAY beoplay A2 (毫无性价比,谈不上HIFI)..... 好吧,什么HIFI,见鬼去吧。这篇东西就存在草稿箱内很久,随意发发吧。

蓝牙耳机整个传输过程大致步骤是这样的,就拿MP3文件来说,它会经过两次解码和一次编码的过程(MP3→PCM→AAC/SBC/apt-X→PCM),由于MP3本身就是有损压缩,再经过一次有损编码,对音质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就算是无损编码,在整个传输过程当中也会经历一次有损编码,这样完全失去了无损的意义。
蓝牙传输所用的音频编码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SBC编码,SBC是一种子带编码,至于其具体工作原理这里就不多解释了,该编码标准由蓝牙技术联盟所定义,推出时间大约在2000年左右,单声道最大支持198kb/s,双声道是345kb/s,初看之下码率和mp3编码差不多,由于这种编码几乎全部用于蓝牙传输,因此笔者没有见过以文件形式存储的SBC编码的音频,总之就实际听感来说其效果是差不多的。
随着AAC的走热目前有不少蓝牙耳机改用了AAC编码传输,相比MP3的优势是非常明显,AAC会比MP3编码保留更多的高频细节。而对于蓝牙当中常用的SBC编码,AAC同样也有优势。

其实从头说,发烧友常说的“解码器”是一个错误的称呼。正确的称呼应该是“数模转换器”。英文是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缩写形式为DAC。这里没有“解码”的概念,而是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所谓“解码器”,AV中用到的杜比环绕声解码,那个是解码,但DAC这个概念是“转换”,并非解码。不过,用解码器这个词来表示DAC,长期以来已经约定俗成了,所以大家理解就可。

装修补习课:1.背景情况了解

以前很傻很天真,装修水很深,要想不掉坑,还得靠自身。装修就是有很多窍门,而二手房装修更是复杂得多。

首先是对于房屋的建筑质量,这个我这种外行根本就无法去判断,我是只能从外观上去猜测和通过楼房的来源和历史等做评估,比如我买的二手房是回迁房,楼龄大概10年,我是觉得回迁房理论上在质量上开发商是不敢偷工减料的。

其次,在买房的时候就要对二手房一些结构进行了解。这里主要说下我碰到的几个坑。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