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默认分类 下的文章

冒险之旅

最近听了一本书的介绍《全面体验管理TXM》,提到里面将用户旅程从两个维度,过程和结果,分成4类:

1 日常之旅
过程不费力、结果可预见。
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完成的简单程序。对这样的旅程,优化客户体验就是两点:第一,简化操作流程,消除所有“非增值接触点”,让客户遇到的摩擦越少越好。第二,保证每一次体验的一致性,让用户毫无意外地执行。

比如,如果有习惯每天早上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店买杯咖啡,点单小程序能够记住你喜欢的口味和习惯的支付方式,让你直接一键复购,这就是简化操作流程。让每次到店的等待时间不超过5分钟,这就是体验的一致性。

2 兜风之旅
过程不费力、结果不可预见。
在这类旅程里,优化客户体验的重点就是制造变化和惊喜。逛商场、下馆子、看电影,都属于典型的兜风之旅。

最极致的兜风之旅可能要算刷短视频,上一秒的视频内容还是撸猫,下一秒的视频可能就是大厨在做菜。这种无法预知的惊喜让用户一直沉浸在短视频里,忘记时间。

3 徒步之旅
过程费力、结果可预见。
这个旅程具有极强的目标导向,而且完成起来很艰难,通常跟自我提升有关,比如学习一门语言、锻炼身体等等。在这类旅程中,优化客户体验需要做到:第一,帮他制定清晰的、最小闭环,且不断进阶的目标;第二,在他完成目标的路上提供持续的帮助和激励。

比如,国外有一款瘦身App,可以将用户的长期目标,比如减重20斤,分解为每周、每天和每餐的目标。每顿饭的目标又进一步细分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净热量以及钠之类的摄入量。App里甚至还有一个条形码扫码功能,用户在超市买食物时,用这个App扫一下包装上的条形码,就可以快速读取卡路里和营养素,把它分解进你每天的营养摄入里。可以说,这款App是帮用户把目标分解做到了极致。

4 冒险之旅
过程费力、结果不可预见。
它跟徒步之旅一样艰辛,但是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终点,旅程本身就是目的。它跟兜风之旅一样充满变化,不可预见,但比兜风之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要优化这类用户体验,需要把兜风之旅和徒步之旅的特征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给用户丰富多变的体验,另一方面帮助用户在艰难中获得抓手。另外还可以植入一个关键设计,就是旅程跟踪。由于冒险之旅的高强度、不确定性的特点,对整个旅程的记录、整理、展示、分享,对用户来说就特别有意义,可以促成他的不断复购。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里虽然在讲述用户旅程的设计优化,但我却觉得和人生旅程也是一样。积极的人生或许很多时候做事情都是有目标的,然而结果不等同与目标。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经历冒险之旅。

徒步之旅讲究的是意志力需要规划和激励。而冒险之旅吸引人的正是结果的不确定性。

如果冒险之旅的结果一早被告知,那也就失去了意义,就像游戏一开局就告诉你这局不管你怎么玩系统都一定让你输掉,那还有什么动力玩下去呢。

不管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有多渺茫,正因为只要有这种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冒险之旅的过程体验和获得抓手时候的成就感才吸引着用户继续冒险下去。

最优策略?

百囚问题

Philippe Flajolet和Robert Sedgewick在2009年提出了“百囚犯问题(100 prisoners problem)”:

在某个法制不健全的国家, 监狱中有编号1到100的100名死刑犯。监狱长给了他们最后一次机会:

一个房间里有100个抽屉,监狱长随意地把1到100这100个号码放入1号到100号抽屉中,每个抽屉一张。囚犯们逐个进入房间,每人可以任意打开50个抽屉,之后关上。如果每名囚犯都在这50个抽屉中发现了他的号码,那么所有的犯人都会被赦免;如果有人没有找到他的号码,那么所有的囚犯都会被处死。在第一个囚犯进入房间之前,囚犯们允许一起讨论开抽屉的“策略”,但一旦第一个囚犯进入房间,他们之间就被禁止交流。

- 阅读剩余部分 -

关于拍照(二)

照片就是瞬时光线的记录者

拍照最最重要的就是光线,那光线靠什么来控制? 如果在室外,基本上大部分还是靠老天爷,当然反光板也稍微有辅助作用,人能掌控得恐怕就只有拍摄角度。
如果在室内,那就完全是靠人掌控了,就靠人为布光。

- 阅读剩余部分 -

痛是难免的,苦却是甘愿的

Pain is inevitable.Suffering is optional
某日抖音被推某教英语的up主的短视频,讲解这句话的意思。出处不明,但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开篇写下这句话。

题目是繁体版赖明珠对这句话的翻译

而在寻找这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电子书的时候,我又发现,村上起这个书名是向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致敬

翻了下《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又看不懂,查下知乎,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或许,看不懂,不知道在谈论什么才是对的吧。

咖啡:用理性碰撞出感性之美

对于咖啡,很多时候我并不是因为喜欢其味道而去喝的。

从一开始,高中时候因为当时流行咖啡馆,咖啡馆有一种叫比利时壶的咖啡壶,一边是一个金属容器,一开始装水,密封后酒精灯加热,金属容器中的水沸腾后酒精灯自动熄灭,沸水会被引到金属导管相连的玻璃壶容器。玻璃容器中放着研磨好的咖啡粉,沸水萃取咖啡粉后又被吸回金属容器,然后就可以通过打开金属容器上的小水龙头获得咖啡。

- 阅读剩余部分 -

关于拍照(一)

对于拍照,我是不敢称自己在摄影的。因为个人觉得摄影这个词是带艺术成分在里面的,是通过巧妙的构图,光线的运用,后期的处理等形成作品,目的是为表现某种感受或者意境。
而作为一名普通理工男,我拍照只是为了将眼中所见的美好画面记录下来,希望这份美好可以永远记录下来,可以与他人分享,或者往后可追忆。达不到摄影的境界,所以只是以下只是聊聊拍照的一些基本要素和如何拍好妹子照片的问题。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